6月13日下午,在齐越楼412教室,ok138cn太阳集团529举行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,主题是:深刻理解“两个结合”的重大意义,打造有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特色课程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、进教材、进头脑。学院院长张海燕、党总支书记潘治钢、副院长白晓清及全体教师参加。备课会由刘霞、谢志宪老师主讲。由庞泽祥老师主持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“根”,“两个结合”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深入阐释“两个结合”的重大意义,对于我们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,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,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设文化强国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意义重大,影响深远。
刘霞老师作:坚定以“两个结合”为指引,打造理论实践特色课程的发言,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,以下是集体备课内容:
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。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深入阐释了“两个结合”的时代内涵,一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二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。“两个结合”理论的提出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,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,影响深远、意义重大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所讲授课程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“如何打造有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特色课程”。
一、立足我国传播需要,提高操作技能,培养学生真本领。
新媒体时代,技术层面的应用仍然是我国传播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,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等重要,例如非线编这门课程,一方面以理论为重要指引,让学生在剪辑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调动所学知识,丰富作品内涵;另一方面该课程十分注重实操性,能够培养学生视频剪辑的技能,为其作品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;我国媒体正处在时代发展的洪流巨变当中,传媒学子更应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与特性,以先进技术为引领,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,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。因此面向未来这门课程要继续秉承“技术为用,艺术为法,人文为本”的指导思想,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,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,提高操作技能,培养学生敢于尝试、不怕吃苦、迎难而上,勇于创新、善于思考、解决问题的能力;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,通过留作业、出作品、变产品的实际创作过程,培养学生的真本领。
二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深耕传播内容。
非线性编辑给人的印象就是剪辑,但一部好的作品,其实是集理论知识、操作技能、实践经验集于一身。这几天我在审阅大量的学生期末作品时发现,有的作品镜头感很好,剪辑也很好,但中心思想不明确,内容和视频“两层皮”。这说明在其创作过程中没有提前策划,没有设计好脚本。还有个别作品,过于追求个性化,天马行空,反复看还是让你琢磨不透。因此不难看出个别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理解还是存有误差的,他们误将个性理解为了艺术和才华,作品却缺少了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内涵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:“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,正是我国走向未来的磅礴力量”。当然令人欣慰的是,在同学们的毕业作品和期末作品中,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非遗文化等相关的主题,而且出现了不少好作品。这与老师们的细心引导,精心指点是密不可分的,我相信,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、共同努力,扎根实践,始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定能创作出不负时代、不负人民的优秀作品。